今年来,阜宁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盯信访“预防法治化”,积极探索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新模式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、党员干部作用,发动群众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,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,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坚持法治宣传,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信访。为从根本上改变信访群众“信访不信法、信上不信下”的错误认识,镇、村两级信访接待场所通过显示屏、广播等,滚动宣传《信访工作条例》、依法逐级走访规定、违法信访案例等内容,不断增强群众依法信访意识。同时,镇级包村干部和村“两委”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释法明理、发放法治宣传资料,有效避免无效信访和重复信访的发生。今年以来,开展宣传活动18场次,累计发放宣传册8300余份,受教育4000余人次。
坚持预防在先,加强风险排查矛盾化解。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,阜宁县聚焦邻里纠纷、土地矛盾、涉法涉诉、劳动保障、工资待遇等问题,在密切关注阳光信访、网格化信息、12345政务服务热线、人大“云家”、政协“有事好商量”等平台信息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村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基层“触角”的作用,由点到面、由表及里持续加大风险隐患的摸排梳理力度,并结合实际做好信息的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。同时,紧盯关键人和重点事,落实包案领导、镇村两级干部常态化走访下访,按照“三到位一处理”要求,主动做好纾困、解难、帮扶等工作,有效减少矛盾上行风险。
坚持多元化解,发挥矛盾纠纷调处作用。依托县镇村矛盾调处中心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一站式”平台建设,统筹村居、社区、派出所、司法所、信访办等工作力量,定期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法官、检察官、警官、律师等进驻中心参与接待,通过专业调解力量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此外,各乡镇(街道、社区)每日安排带班领导坐班接访,畅通信访渠道,解决好群众诉求,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,把矛盾化解在当地。截至目前,“一站式”平台共化解矛盾纠纷503件,群众满意率达98.43%,切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走深走实。